关闭
手机版    当前所在城市:深圳 [切换城市]

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试卷真题试卷+答案.docx

2023年 高考 历史

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张家口尚义四台遗址文化遗存分为五组。第一组出土了打制、磨制石器,第三组发现了炭化的粟与黍,第一至四组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址,五个组都出土了陶器。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兴隆洼遗址    D.二里头遗址

2.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         

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

3.吐鲁番交河故城粟特人(中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康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唐龙朔二年(662)康延愿墓志。志文载其家世曰:“其先出自中华,迁播届于交河之郡也。”这可用于证明

A.人口流动促进了边疆开发          

B.世族郡望观念影响广泛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的演进           

D.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流行

4.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

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                 

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                 

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5.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图1)。

图1

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6.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且条约规定:"(清朝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而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由此可知,当时

A.地方对中央离心力增强             

B.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

C.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            

D.清廷对外关系在阵痛中转变

7.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图2)如下:

19世纪5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注: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收入归中央;厘金局负责管理地方贸易,收入主要归地方。

图2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         

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         

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篇幅有限,只展示部分,更多请直接下载文件,可编辑可打印可下载
(符号和图片难以展示)


word格式下载

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试卷真题试卷+答案.docx

将资源保存下载到电脑

关键词: 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试卷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答案2023年河北高考河北历史高考

标   签: 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试卷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答案2023年河北高考河北历史高考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9日 15:22

更新日期:2024年09月19日

文章分类:2023年,高考,历史

以上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