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答案+解析全国乙卷(电子版word)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可见应是“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的出现标志着“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且“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的是“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D.“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更青睐文学史”错误,材料分析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指出了它们的不同和联系,但并未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内容。
A.“文学史编写者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
B.“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错误,依据原文“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可知,文学批评是对作家、文学作品展开的“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而不是“拾遗补缺”。
D.“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写的文学史是有必要的”错误,原文的观点是“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给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而不是“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写的文学史”。
故选C。
【答案】4. A 5. A
6. ①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错。原文“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其中“我”就是本文的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由此可见,是罗伯特·麦克法伦不认同乔治·佩雷克“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的观点,认为应该用“更深层视野”来观察世界。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错,原文“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人类发现了地下世界的秘密;
C.“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错,第三段中心论点是“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
D.“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错,原文“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说明地下世界潜藏着可能会改变这个世界的巨大力量,我们需要了解地下世界。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尖站在边缘处。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可知,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
由“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可知,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答案】7. B 8. ①内容上,“人”“牛”和“犁”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画。
②形式上,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
③手法上,“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彼此相依,浑然一体;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9. ①牛和犁没有回答德贵的提问,显示出其内心的孤独;
②德贵不怕失败,坚持耕种,显示出他的执着和坚定,也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错。原文“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据此看出德贵对土地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痛惜之情。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画线部分的描写,形成人、牛、犁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第一,从内容上看,一人,一牛,一犁,三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画。
第二,从形式上看, “人老,牛老,犁也老”“牛前边领,德责后面跟”“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
第三,从手法上看,“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人老,牛老,犁也老”,人赶着牛,肩扛着犁,彼此相依,浑然一体;作者用语简洁,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小说中写德贵与牛、犁对话:
“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据此看出德贵问牛和犁,但牛和犁是不会回答的,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孤独;
“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据此看出,德贵心里早有答案,不怕失败,坚持耕种,衬托出德贵执着和坚定,也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答案】10. BFG 11. A 12. D
13. (1)他如果返回祖国,必会声讨对他无礼的人,那曹就是第一个了。
(2)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
“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断开,所以B处断;
“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且“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断开,所以F处断;
“伤”是名词,意为“祸害”,做“为”的宾语,后面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G处断。
故断句处为:BF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以及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意思相同”错误。“穷冬烈风”的“穷”意思是“深”,“穷冬”即“深冬”“隆冬”。
句意:现在困窘逃亡,路过曹国。/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
B. “出入之迂也”的“出入”,出来进去。
句意:大约十年。/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C.正确。
D.“绝世无双”的“绝世”,冠绝当代。
句意:这就是断绝后代的原因。/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误,文中“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是让曹君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由重耳自己杀掉示众,且并没有说要“大开杀戒”。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若”,如果;“返”通“返”,返回;“无礼”,无礼之人;“首”,第一个。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遗”,送给。
【答案】14. D 15. ①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
②穿着蜡屐登山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体现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③闲暇之时在溪边题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写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与君同醉醒”,意思是与友人一同醉醒,表达闲适自在的心情。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意思是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意思是穿着蜡屐登山真诚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据此看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意思是闲暇之时在溪边题上一首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16.【答案】 ①. 沉吟放拨插弦中 ②. 整顿衣裳起敛容 ③. 纵一苇之所如 ④. 凌万顷之茫然 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17. B 18. D
19. ①原句使用排比和反复修辞,原句四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并且“一起”共出现四次,更能突出俩人关系密切,形影不离;改句没有排比、反复修辞,不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②原句为短句,改句是长单句,原句使用短句更符合整个文段口语化的特点。
③原句使用“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让描写更细腻,更有画面感;改句只用“去”则没有这种效果。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能”含义是“擅长”。
A.“能”,动词,“能够,可以”;
B.“能”,动词,“擅长,善于”;
C.“能”,动词,“能够,可以”;
D.“能”,动词,“能够,可以”。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用法和作用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属于描写性语句,突出强调描写对象“俩老头”穿的衣服干净整齐的特点;
A.“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属于说明性语言,突出强调“稻子和稗子”是有本质区别的,应该分清楚;
B.“公是公,私是私”属于议论性语言,突出强调应公私分明的观点;
C.“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属于人物语言描写,突出强调与对方划清界限;
D.“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属于描写性语句,突出强调描写对象“小姑娘”长得漂亮的特点。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角度分析,原句“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使用了排比修辞;“一起”反复出现四次,运用反复修辞。改句没有运用修辞,原句的排比和反复修辞使描写的性语句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强调了俩老头关系密切,形影不离。
从句式和语体色彩分析,结合“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攥在手里”“几口就下去了”等语言特点来看,整个文段运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划线句原文为短句,改句为长单句,短句属于口语的一种特点,这与整个文段短句化的口语特点相符,而改句为一般的长单句,与整个文段的语体不协调。
从用词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多使用了“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动词的加入,让描写性语言更生动,生动地描写了俩老头一起来开会,一起去送人情出份子的事件,让语言更有画面感。改句没有使用这样生动的动词,因此没有这样的效果。
【答案】20. ①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②越是焦虑就越无法行动;③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
21. 你要写一篇报告,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后文“拖延堪称当代生活‘绝症’”可知,此处应有“拖延症”这样的内容;再根据“如果总是这样,那么”可知,此处应是结果,即可能患上了“拖延症”,可填: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
②根据后文的“恶性循环”可知,此句与“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共同体现“拖延症”的特点,即越焦虑越拖延,无法真正行动,可填:越是焦虑就越无法行动;
③前面提到“办法”,就是解决“拖延症”的办法;后面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注意与“能”字衔接,动词开头,可填: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简明的能力。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中的“你的”可以删掉,因为前面有“你”,两者重复赘余;此外删掉“就”并不改变原意;
“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将“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删掉,因为一是前句中有“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此处直接用“这”代替即可;其次将“将来”删掉,因为前面有“计划”,两者表意重复;
“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将“写一篇报告”删掉,因为前面已经有“你要写一篇报告”,读者已经知道这个“大任务”是什么了。
故最后修改为:你要写一篇报告,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更多请直接下载文件,可编辑可打印可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答案+解析全国乙卷(电子版word)
将资源保存下载到电脑
关键词: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高考语文答案
标 签: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高考语文答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8日 16:59
更新日期:2024年09月18日
文章分类:2023年,高考,语文
以上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最近更新试卷
-
1、2024年湖北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2、2024年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3、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4、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5、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6、2024年河南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7、2024年河北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8、2024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9、2023年(辽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0、202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1、2023年(湖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2、2023年(湖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3、2023年(河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4、2023年(海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5、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6、2023年(福建)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7、2023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8、2023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
-
19、【免费】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春考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
-
20、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秋考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