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解析.docx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 )”。青少年在博览群书、躬身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还要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要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在读的深度上,不能把读书学习狭义理解为学习知识,应该________理想信念、________道德情操、________创新精神、________担当能力。要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避免不要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1.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提高 培养 坚定 陶冶 B. 陶冶 坚定 提高 培养
C. 培养 提高 陶冶 坚定 D. 坚定 陶冶 培养 提高
2.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语段中加点的“在”“风采”分别是介词、名词,“阅读成效”“得到提升”分别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B. “青少年在博览群书、躬身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一句的主干是“青少年提升素质”。
C. “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还要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是递进关系复句。
D. 画线句有语病,应把“避免不要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中的“不要”删去。
3. 下列句子补写在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蔼(ǎi) 广袤(mào) 炽热(chì) 相得益彰(zhāng)
B. 幅射(fú) 遏制(è) 惩戒(chēng) 漫不经心(màn)
C. 侮辱(wū) 闷热(mēn) 顷刻(qīng) 锋芒必露(bì)
D. 卑鄙(bǐ)要诀(jué)安祥(xiáng)美不胜收(shèng)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5.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著作。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
C.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礼记》《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
名著阅读(2分)
6. 请从文学作品《红岩》中,选取一个正面人物形象,参照示例,用转折关系复句表现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示例:江姐虽然遭受“竹签钉手指”等酷刑折磨,但她坚强不屈,始终未吐露任何情报。
7. 简要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本报西安5月23日电(记者原韬雄)22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汉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陕西汉中举行,活动以“深化互信,凝聚共识”为主题,揭晓“信”字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据了解,经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和媒体评选推荐,“信”字最终在9个候选汉字中脱颖而出,成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信”字本义为言语真实,引中指诚实、信用。“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更需要诚实守信、相互信任,增强信心。
(选自2023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8. 古诗文填空
一山一水皆有意。“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流露出羁旅的孤独;“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引发了历史兴衰之感;“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暗含了旅途奔波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道出了仕途艰难、前路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一枝一叶总关情。“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表达了游湖的欣喜:“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寄寓了漂泊他乡的愁苦;“ 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体现了安贫乐道的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花木荣放之景,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①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②,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③,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④不得黔⑤。彼二圣一贤⑥者,岂不知自安佚⑦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⑧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闻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节选自韩愈《争臣论》②)
【注释】④闵:同“悯”,忧虑。②乂(yì):治理。③孜孜(zī)矻矻(kū):勤谨不已的样子。④突:烟囱。⑤黔:黑。⑥二圣:指夏禹和孔子。一贤:指墨翟。⑦佚:安乐,安逸。⑧阳子:即阳城,任谏官五年。⑨《争臣论》:争,读zhèng,后作“诤”。争臣,是指向君主直言进谏的大臣。韩愈写此文对阳子进行讽喻。
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或异二者之为( )
(3)死而后已( ) (4)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
11.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若 果 贤 则 固 畏 天 命 而 闵 人 穷 也 恶 得 以 自 暇 速 乎 哉
12. 乙文中说“自古圣人、贤士”“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甲文中哪两句话阐述了同样的思想?(用文中原句回答)
13. 甲文中范仲淹认为“古仁人”与课文中的“迁客骚人”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乙文中韩愈为什么认为阳子不贤?
篇幅有限,只展示部分,更多请直接下载文件,可编辑可打印可下载

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解析.docx
将资源保存下载到电脑
关键词: 营口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营口市中考语文答案,营口市中考语文,营口市中考
标 签: 营口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营口市中考语文答案,营口市中考语文,营口市中考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2日 23:56
更新日期:2024年07月12日
文章分类:2023年,中考,语文
以上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最近更新试卷
-
1、2024年湖北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2、2024年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3、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4、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5、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6、2024年河南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7、2024年河北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8、2024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答案.docx
-
9、2023年(辽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0、202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1、2023年(湖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2、2023年(湖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3、2023年(河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4、2023年(海南)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5、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6、2023年(福建)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7、2023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18、2023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
-
19、【免费】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春考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
-
20、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秋考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