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手机版    当前所在城市:深圳 [切换城市]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docx

2023年 中考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 默写。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宿建德江》)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游子吟》)

3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斯是陋室,__________。(《陋室铭》)

5__________,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6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2.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烟台剪纸、螳螂拳、八仙葫芦、烟台绒绣……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这句话中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间的无限魅力。——这句话没有语病。

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觥筹交错”“一豆羹——“白”“觥筹”“在古代都指酒杯。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这个文学常识表述是准确的。

3. 学校开展走近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览黄河风光】

(1)班长小文为诗览黄河古诗词交流会拟写了一段开场白,请补充完整。

诗人们常把黄河写入诗篇,创设意境。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出了黄河波澜壮阔的气势;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河曲折辽远的景象;王维_____________”(用《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填空),写出了黄河雄壮深邃的意境。

【活动二:知历史变迁】

(2)为了解黄河的历史变迁,小文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仔细阅读,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老的河道愈加杂乱无幸,这似乎又给黄河以变换手法继续粗野的口实。在典籍记载或有水文资料的全部两千五百年间,撒泼打滚的黄河放sì地胡作非为,上演出无数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闹剧。任性的破坏直接酿成黄泛区接踵而至的生灵涂炭。“黄患”灾民,经常在被迫无奈之下背井离乡的逃难。

(节选自赵政的《若重若轻的牵挂》)

材料二:

目前山东正积极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黄河大集成为重要载体。黄河大集(    )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    )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    )山东手造、山东智造优质产品。黄河大集之兴展现了老百姓物质生活富足和消费品位的提升。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放sì(        )    载(        )体

②材料二括号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整合  贯通  汇集       B.融合  贯通  集合

C.整合  连通  集合       D.融合  连通  汇集

③为概括黄河的历史变迁,小文根据材料拟写了上联,请补写下联。

上联:忆往昔河道多变致生灵涂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扬文化精神】

(3)小文搜集了关于黄河文化内涵的文字和两段歌词。请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任务。

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黄河文化还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最高智慧,饱含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摘自《河南日报》)

歌词一: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节选自《黄河颂》)

歌词二: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节选自《我的中国心》)

根据对黄河文化内涵的理解,歌词一、二中黄河的文化内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开展读名著,谈体会主题读书活动,请完成相关任务。

篇幅有限,只展示部分,更多请直接下载文件,可编辑可打印可下载


word格式下载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docx

将资源保存下载到电脑

关键词: 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烟台市中考语文答案烟台市中考语文烟台中考

标   签: 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烟台市中考语文答案烟台市中考语文烟台中考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3日 01:29

更新日期:2024年07月13日

文章分类:2023年,中考,语文

以上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